2025-07-07 东北振兴网 阅读量:74600
1997年,苹果已经是一家被认为“接近死亡”的公司。那年,乔布斯被重新请回公司,他站在苹果开发者大会的舞台上,说了一句话:
“你必须学会对一千个好主意说不。”
这是乔布斯对“聚焦”最深刻的定义。不是找到你最想做的那个事,而是狠下心砍掉所有你也能做、也想做、但不该做的东西。
这不是选择,这是牺牲。是删掉99%的痛苦。
乔布斯一回到苹果,干的第一件事,不是搞产品发布会,而是杀产品线。
彼时的苹果像一个毫无章法的百货公司:十几个型号的Mac、各种配件、打印机、扫描仪、游戏主机……
乔布斯只干了一件事:全部砍掉,只留四个产品——一个台式、一个笔记本,一套面向家庭,一套面向专业。
这不是“聚焦某一赛道”这么温和的说法,而是彻底地拿掉,连犹豫都没有。
如果没有这一步,就没有后来的iMac,没有iPod,没有iPhone。
聚焦从来不是一次美好的抉择,而是一次对抗贪婪的断舍离。
你知道自己能做很多事,但你也知道,如果不忍住,你就会被一堆“也不错”的诱惑耗尽。
乔布斯说:“真正的聚焦,是说‘不’。”
说“是”很容易,难的是直视一个你喜欢但不该要的机会,然后说:
——对不起,我不做。
乔布斯的勇气,其实是来自一种“信仰级”的洞察力。
iPhone诞生前,乔布斯看到的是这样的场景:每个人口袋里都揣着一堆电子设备,手机、MP3、掌上游戏机、PDA。
乔布斯的思考是:有没有可能,让这些设备合体?不是每一样都做,而是每一样都“删掉”,只留一个入口。
iPhone就是他那个时代的“删掉99%”。
他删掉了键盘,删掉了电池可拆卸,删掉了扩展卡槽,删掉了对运营商的妥协,删掉了所有“用户习惯已经存在”的妥协逻辑。
你说他执拗?是。他任性吗?也许。但他看得更远,他知道,一个人真正的创造力,不是来自“拥有什么”,而是来自“敢扔掉什么”。
所有能留下来的,才配叫“核心”。
乔布斯做事狠,生活里也一样清冷得近乎苛刻。
他住的房子里没几件家具,穿衣服只要一套——黑色高领毛衣、牛仔裤和New Balance运动鞋。他吃素,偶尔果断到极端,一天只吃一个水果。
这些不是炫耀简朴,而是他真的把注意力视为生命中最珍贵的资源。
而最浪费注意力的,就是不停地在小事上做选择。
乔布斯对“选择”本身是警惕的。他不相信人能做太多选择,因为每多一个选择,就多一分分心。他要的,是把认知打成一束强光,照在最该亮的那个点上。
他不是不热爱生活,他只是坚定地相信:凡不能为使命服务的东西,统统可以放下。
坦白说,大多数人不是没能力聚焦,而是不敢割舍、不愿承担。
一方面,我们怕放弃一个机会会后悔,怕别人说你不够“斜杠”,不够“全面发展”。
另一方面,我们又对目标不够确定,容易心软,总想试试看。
但乔布斯做到了。他不是选择他热爱的事,而是从千万种可能里,硬生生删(筛)出了唯一该做的那一件事。
我们每天都在选择:打开手机时你是刷视频还是看书?开电脑时你是做PPT还是浏览淘宝?你在打磨能力,还是在消耗注意力?
每一个“也顺手点开看看”的动作,都是在把自己的聚焦力消磨掉。
而聚焦,就是——把注意力像利刃一样,只砍你最想赢的那一刀。
乔布斯的高能,其实是源于自我统一。他的价值观、审美、产品理念、管理方法,全都指向一个方向:简约之下的极致。
这也是他和世界交手的方式——你越复杂,我越简单。你越喧哗,我越冷静。你越杂乱,我就越笃定。
聚焦,其实是在复杂世界里,自己先不乱。
人这一生,最大的力量不是拼劲,而是笃定。
你有没有那么一个目标,值得你删掉99%的分心、杂念、诱惑和妥协?如果有,你的人生也许就能像苹果一样,从杂乱无章,回归纯粹锋利。
乔布斯临终前说:“我最大的成就,不是创建了苹果,而是我没有被世界搞乱。”
聚焦,从来都不是人生的“加法”,而是最难的“减法”。
别怕删掉99%的东西。你越舍得放弃,你留下的那1%,才会发光。
来源:《东方高净值商学院读书会》
正在改变和想要改变东北的人,都在《东北振兴网》。服务热线:4000-315-0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