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0-11 东北振兴网 阅读量:158889
“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,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。”伟人在《战争和战略问题》中对“原则”的坚守,不仅塑造了革命的走向,更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:人这一生,行得稳、走得远,从不是靠投机取巧,而是靠对核心原则的笃定践行。
生活中总有这样的对比:有人东奔西跑、什么风口都想追,最后却一事无成;有人看似走得慢,却步步扎实,总能在关键节点站稳脚跟。差别就在于,前者只盯着“方法”,后者却守住了“原则”。方法会过时、环境会变化,但真正的原则,是穿越风雨的定海神针。
今天,我们就从《毛选》中汲取智慧,聊聊一个人想要无往不胜,必须坚守的三大原则。
《毛选》里有句振聋发聩的话:“一切从实际出发,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。”这正是“实事求是”的核心——不被书本上的理论绑架,不被别人的经验裹挟,只把“客观事实”当作决策的唯一依据。
很多人之所以会走弯路,不是能力不够,而是习惯了“想当然”。看到别人做自媒体赚了钱,就跟风注册账号,却从没想过自己是否擅长表达、是否有持续输出的内容;听同事说某个行业前景好,就盲目跳槽,却没调研过这个行业的真实门槛和竞争态势。就像抗战初期,有人喊着“速胜论”,有人唱着“亡国论”,都是脱离了“中日力量对比”的客观事实,唯有伟人通过《论持久战》,基于双方的兵力、经济、国际环境等真实数据,才给出了“持久战”的科学判断,这正是实事求是的典范。
实事求是不是“没主见”,而是“有底气的清醒”。它要求我们:做决策前先做调查,比如想换工作,就去了解目标岗位的具体职责、晋升路径;遇到问题时先找根源,比如项目失败,别先抱怨团队,而是复盘“哪个环节偏离了实际需求”。就像《反对本本主义》里说的,“调查就像‘十月怀胎’,解决问题就像‘一朝分娩’”,没有对事实的敬畏,再聪明的想法也只是空中楼阁。
“捉住了主要矛盾,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”《矛盾论》中的这句话,道破了“高效成事”的核心——人这一生的精力有限,若把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琐事上,就没力气解决真正关键的问题。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:每天忙得团团转,既要处理同事的琐碎求助,又要应付无关紧要的会议,还要纠结“今天穿什么”“别人怎么看自己”,结果到了下班,核心工作却一点没推进。这就是没分清“主要矛盾”和“次要矛盾”。就像解放战争时期,面对国民党的全面进攻,伟人没有分散兵力去防守每一座城市,而是抓住“歼灭敌人有生力量”这个主要矛盾,主动放弃一些次要城市,集中兵力打运动战,最终以弱胜强。
抓主要矛盾,不是“放弃细节”,而是“懂得取舍”。它需要我们在做事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:“这件事能决定最终结果吗?”“如果只做一件事,哪件能让效率最高?”“现在最让我焦虑的,到底是问题本身,还是情绪干扰?”比如备考时,与其在冷门知识点上死磕,不如聚焦高频考点;处理家庭矛盾时,与其纠结谁对谁错,不如先解决“沟通不畅”这个核心问题。就像《道德经》说的“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”,真正的智慧,是从千头万绪中,一眼看到那个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的关键。
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。”《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》中提出的“群众路线”,看似是革命时期的工作方法,实则是个人成事的底层逻辑——一个人再厉害,也敌不过一群人的力量;懂得借势、懂得团结,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无往不利。
很多人总觉得“靠自己最靠谱”,结果凡事亲力亲为,累得身心俱疲还没成效。就像有些创业者,既管产品研发,又管市场推广,还抓财务报销,把自己逼成“全能选手”,却忘了“找懂市场的人做推广、找懂财务的人管账目”。而伟人领导革命时,从不是孤军奋战:土地革命时,依靠农民获得支持;抗日战争时,联合一切抗日力量建立统一战线;建设时期,倾听群众意见调整政策。正是因为“始终和群众站在一起”,才凝聚起了无坚不摧的力量。
坚持群众路线,不是“依赖别人”,而是“懂得合作”。它要求我们:遇到难题时别闭门造车,多听听身边人的建议,比如做方案时,问问一线同事的实操经验;取得成绩时别独占功劳,记得感谢帮过自己的人,比如项目成功后,在汇报中提到团队的付出。就像《孙子兵法》说的“上下同欲者胜”,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,一群人的努力是乘法,懂得借势的人,才能走得更快、更稳。
最后,想和大家说句心里话:“无往不胜”不是“永远不失败”,而是“每次跌倒后都能重新站起,每次选择都能靠近目标”。这三大原则——实事求是、抓主要矛盾、坚持群众路线,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,而是能融入日常的行动指南。
实事求是,帮你避开“想当然”的坑;抓主要矛盾,帮你摆脱“瞎忙活”的累;坚持群众路线,帮你打破“单打独斗”的局限。愿你我都能把这些原则刻进骨子里,不被外界的喧嚣干扰,不被暂时的困难吓退,一步一个脚印,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。
这一路或许会有风雨,但只要原则不丢,方向就不会偏。
来源:《东方高净值商学院》综合 《毛选》生活解
正在改变和想要改变东北的人,都在《东北振兴网》。服务热线:4000-315-026